擴散氫分析儀是一種專門用于檢測和分析材料中氫元素擴散行為、含氫量以及遷移特性的儀器設備。隨著高性能金屬材料、核能材料、電子器件等領域的發展,對于材料中氫的控制和檢測變得尤為重要,因為氫的存在往往會引起材料的脆化、裂紋甚至失效,嚴重影響器件和構件的性能與安全。
核心原理基于氫在材料中的擴散行為,結合先進的檢測技術實現對氫遷移特性和濃度的定量分析。氫在金屬、陶瓷或復合材料中的遷移與擴散受到溫度、應力、電場等多種因素影響,具有動態性和復雜性。通常,擴散氫是通過激發氫氣或氫離子在樣品表面吸附、滲透并遷移內部的過程進行研究。

主要檢測技術主要包括:
1.氫燃燒法:利用氫在燃燒過程中的生成的氣體變化進行定量分析,適合于大批量樣品檢測。
2.氫電流釋放法:通過加熱材料,使存儲在其中的氫氣在不同溫度下釋放,通過檢測釋放氣體的氫濃度和釋放溫度,獲得氫的吸附-解吸行為及擴散參數。
3.氣體色譜法:結合氣體分析儀監測由熱解釋或驅除氫氣所產生的氣體,進行定量分析。
4.質譜法:高靈敏度檢測氫氣體的濃度變化。
1.樣品或樣品室
提供樣品放置空間,確保樣品在高溫環境下均勻加熱。部分設備支持多樣品同時分析,提高工作效率。
2.加熱系統
高精度控溫裝置,能夠實現連續、穩定的升溫曲線,通常覆蓋從室溫到超過700℃的范圍,以便研究不同溫度下的氫釋放行為。
3.氣體采集與檢測系統
由氣體管路、采樣裝置、氣體色譜儀(GC)或質譜儀(MS)組成,實時監測由樣品釋放的氫氣濃度。
4.真空與壓力控制系統
保證樣品和檢測系統在適宜的氣氛和壓力環境中工作,排除雜質和控制氣體流量。
5.控制與數據處理單元
采用高性能計算平臺,實現溫度、氣流、壓力等參數的精準控制,并進行數據采集、存儲和分析。
擴散氫分析儀的工作流程:
1.樣品準備
選擇合適的樣品,確保表面干凈、無污染。部分樣品需要預處理,如退火、機械拋光或包封處理,以確保分析的穩定性。
2.樣品裝載
將樣品固定在樣品架上,連接氣體管路,確保密封良好。
3.設定參數
設置升溫速率、最高溫度、氣氛(惰性氣體或氫氣)、氣體流量等參數。
4.運行分析
啟動程序后,儀器在預設條件下升溫,加熱過程中,氫從樣品中釋放出來,流入氣體分析儀進行檢測。
5.數據采集
實時記錄氫氣濃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(氫釋放譜),得到氫的存儲和遷移特性。
6.結果分析
通過溫度-濃度曲線、解吸峰分析,計算氫擴散系數、激活能、滲透率和濃度分布,為材料性能評估提供依據。